2 月
02
2022

有了好空間之後

走在舊台中車站旁的「綠空鐵道」是一個很特別的體驗:眼前是經過景觀設計的綠意,往上看是現在火車行駛的高架軌道,往下看則是車輛行走的馬路,一旁還有流經此處的綠川,不禁讓《經典》撰述吳佳珍(圖右)回想起幾年前走在韓國空中花園「首爾路7017」上的感覺。

事實上,早在前往採訪綠空鐵道的民間倡議者張翰文(圖左)的前幾天,佳珍就從台北衝去台中確認適不適合作為這次討論「橋下空間」議題的好案例。因為到台中已是晚上,照明之下顯得沉靜、浪漫,「綠空鐵道,就決定是你了!」她心想。

只不過,採訪那天的燦爛陽光,卻也讓夜晚沒發現的小地方無所遁形:幾個飛舞的塑膠袋、一包狗屎、兩張壞掉的高腳椅。建設之後,不論是使用者、還是管理者都有責任一起維護。當我們對於空間品質的要求不斷提升時,我們的心態與行為是否也跟上了呢?

(攝影/劉子正)

《經典》283期【藏美日常】橋下空間 不只是邊緣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採訪線上│標籤:
1 月
26
2022

種子說的故事

雖然天天入口,但《經典》文稿召集人潘美玲(左一)對蔬菜的認識實在少得可憐。

如果不是採訪種子專家郭華仁教授,她不會知道原來青花菜、花椰菜、包心菜、高麗菜、大頭菜、孢子甘藍,原來都是「一家人」。

這些十字花科的蔬菜,是農民從一個原始的野生品種,百千年來不斷在田間選育出來的,長期的演化之下,發展成各以花、葉、莖為主要食用部位,滿足人類的口腹。

在屏東霧台鄉霧台部落,她試著向魯凱族耆老杜含笑(圖中)請教保種的智慧,年近九十歲的老人慈祥地說道,很欣慰自己活到現在這個年紀還能看到以前熟悉的種原。除了延續蔬菜的採集智慧,這裡保存的小米種類居全台原民之冠,十五個品系,每一種各有不同的用途與意義,有的用在婚事祭典,有的用於釀酒或做小米糕,還有只准拿來煮稀飯,與生活文化密不可分。

種子保障了人類的糧食安全,除了送進種原庫冷凍安藏,進入民間隨著生活、時代演化也至關重要。美玲突然若有所悟:有故事的種子,才是有生命的種子。

(攝影/劉子正)

《經典》283期【草葉集】備份未來 蔬菜的種原密碼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採訪線上│標籤:
1 月
03
2022

命運多舛的芒花報導

《經典》特約撰述鄒欣寧(圖左)從二○二一年初開始【台灣花樣】系列報導,似乎跟疫情動盪的這一年同樣命運多舛,原本預計秋天刊出的芒花在「順應自然」的境遇下,到初冬才完成採訪拍攝工作。

原來,在採訪植物纖維工藝師孫業琪時,被告知將前往苗栗苑裡「心雕居」餐廳為一座排灣族傳統涼亭以芒草重鋪屋頂。這座涼亭是以石砌為底、圖騰木柱和芒草屋頂的排灣涼亭,是目前全台唯一全自然素材搭建,但自然材料便意味需經常維護。原打算用塑料替換腐爛的芒草,便約了秋芒開花時展開屋頂作業。

只是,這一等就是一個多月。第一波東北季風帶來的雨水無法進行採集後的曝晒,必須連續四、五個放晴的日子才可展開工程。直到一個多月後上虎頭山尋芒,孫業琪才鬆口說:「這裡芒草也是最近才開花,你們一個多月前來,我怕根本什麼都看不到……」

(攝影/黃世澤)

《經典》282期【台灣花樣】我們與芒的距離 不再迷茫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採訪線上│標籤:
12 月
30
2021

兩條鐵道與蘭陽平原的兩個時代

蒐集資料時,《經典》撰述林靖豪(圖左)在舊報紙裡發現一個有趣的故事,時間回到一九二○年,當時宜蘭人期待已久的北宜鐵道開通,因為財政問題而被迫延期,許多宜蘭人非常焦慮,害怕從此被邊緣化,結果有成千上百的市民發起遊行,在晚上手提燈籠到廳衙陳情,希望鐵路盡快完工,廳長親自出面安撫後,市民們仍然遍遊市街到半夜才解散,想必是個熱鬧的夜晚。後來的歷史證明,北宜鐵路的確在蘭陽平原的都市和產業發展中扮演關鍵的角色,而政府對宜蘭發展的想像,也始終不脫透過大型交通建設來帶動成長。

不過,宜蘭人對自己的土地漸漸長出不同的價值,八○年代後,宜蘭人為了保留環境和文化走出來,從被邊緣化的焦慮,轉而開始建立宜蘭的認同和獨特性。面對新的高鐵,林靖豪發現並非所有宜蘭人都像百年前一樣樂觀期待,而更關注它的效益和可能的衝擊,究竟宜蘭未來需要的是甚麼,還等待著更多的討論。

(攝影/安培淂)

《經典》282期【通往何方】新鐵入蘭陽 尋找宜蘭的步調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採訪線上│標籤:
12 月
02
2021

生命與生命的互動

《經典》文稿召集人潘美玲(圖右)在去年曾經採訪過森林療癒,這一次進入的則是園藝治療的領域,兩者都是從大自然裡找尋療癒的力量,但是卻有環境與服務對象上的差異。

利用植物的美,來令人「心花開」,心舒暢了,連動了身的健康。另一方面,植物的實用端也很迷人,從飲食到身心保健無所不包,此外,以植物作為載體,協助多重障礙的特教生,從中學習如何適應社會。

植物真是人類的好幫手,讓園療師調兵遣將,指揮若定地達成治療目標。

「植物不該只是用來服務人類,人類也應該為植物著想。」一位受訪的園療師這樣告訴潘美玲。「植物也是一個生命體」,這是她以前從未思考過的角度。

蒔花弄草,其實也是一種生命與生命的互動,基於一種對植物的善意,你養活了它,同一時間也療癒「種活」了你自己。

(攝影/劉子正)

《經典》281期【草葉集】與植物的擁抱 園藝.療癒.綠手指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採訪線上│標籤:
12 月
01
2021

以生活為本的城市想像

在台灣,交通建設往往承載著帶動城市與區域發展的希望,但建設是否真的有用、建設帶來的好處一般人能否享用,以及如何面對可能帶來的環境與文化的負面效應,卻也是社會難有共識的問題。連接淡水與台北的「淡北道路」是否要蓋,這個在淡水爭議超過二十年的議題,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經典》撰述林靖豪在採訪中發現,其實任何交通建設的規畫,都必須考慮我們對都市生活的未來願景,例如公路建設往往會吸引更多人使用小汽車,反而造成交通阻塞,與原本的目標相互矛盾。

我們所追求的未來是繼續每天在道路往返上耗損身心,日常生活被車輛環繞,或是更能親近環境、有更多公共設施和市民活動空間的城市,這是值得慢下來再好好想想的問題。期盼「以生活為本」的觀點,能更加深植在台灣的公共議題思辨中。

(攝影/安培淂)

《經典》281期【通往何方】淡水尋速 都市生活的快慢抉擇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採訪線上│標籤:
11 月
03
2021

菜市場的氣場

《經典》撰述吳佳珍(圖右)對於菜市場的印象,一直是「髒亂」、「會踩到髒水」、「人車擠來擠去」,即使市場裡賣的東西五花八門、不時能挖到寶,對她來說去菜市場實在很難是享受、甚至得忍受,是一個非必要不會接近的地方──當然也因為她只有偶爾開伙,超市就可以滿足她的需求。直到這回採訪了幾個以前從未踏入的市場,她才發現原來也有市場不那麼「傳統」,可以好整以暇地逛逛。例如不少人公認整潔、有美感的士東市場,從正門第一間花店就能感受到「氣場跟別人不一樣」。花店老闆娘許桂招(圖左)當年選上士東市場自治會會長後,第一件事就是打掃,讓客人逛起來更舒服。

打掃,聽起來是再基本不過的事,但不知為何在台灣處處都能見到缺乏公共環境整潔意識的景象。或許是認為不重要、又或者自己好就好,種種原因經年累月造就現在的樣子。觀念很難一夕改變,但不是完全沒機會,就看有沒有心吧!

(攝影/安培淂)

《經典》280期【藏美日常】菜市場蛻變 去蕪存菁之後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採訪線上│標籤:
10 月
26
2021

「道」的懂得

文昌信仰的「文以載道」,與財神信仰的「取之有道」,對於撰寫〈功名與利祿〉一文的鄭接黃(圖右),心中那把「道尺」的衡量,也等於是一種既定的成見,一再遭受極為現實功利的寫實衝擊。如桃園八德三清宮(五路財神廟)祭典組組長葉靖瑞談及八大行業與六合彩組頭的求財細節,無論是社會道德的坦白,還是法律責任的規避,種種面對信仰的公正無私與訴諸情感,總讓人猶疑商榷。又如福德坑西寒寺裡,收容大量賭博經濟時期遭受信徒丟棄的神像,稍微諷刺的是,採訪當下的廟外,剛巧一小群在地居民正下著象棋麻將的「小賭怡情」,他們笑笑地說,這是消遣度日。

但就像高雄市文武聖殿總幹事朱威亮分享,有不少老師代替學生前來祈求考運昌隆,這份寄望也對反地成為老師的教職壓力。面對求取與實現,有時是一翻兩瞪眼的功利,有時存在模糊不清的詮釋,鄭接黃在完成這篇報導後,體悟信仰裡的「道」,也許是懂得了人生有難處。

(攝影/安培淂)

《經典》280期【出神入話】功名與利祿 文昌財神的信仰加乘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採訪線上│標籤:
10 月
01
2021

鐵道與一座城市的誕生

今秋,雖然疫情尚未遠離,高雄仍正熱鬧迎接一件大事——老車站回娘家。《經典》撰述林靖豪(圖右)除了採訪這個特殊工程,更從中看到了一段城市誕生的故事。都說高雄因港而生,從清朝開港到日本築港,再到戰後臨港工業區的興起,孕生了這座南部第一大城。而林靖豪採訪發現,港與鐵道的關係密不可分,若非縱貫鐵道與其他不同的鐵道系統,各地的商品無法匯聚於高雄港進出,鐵道如同高雄的血脈,高雄都市規畫受鐵道的影響甚至更甚於港,但相對於港受到的重視,鐵道的重要性仍須更多的關注。

林靖豪也發現,幸運的是在高雄本地,包括政府、學界、公民團體,已經有許多人在努力保存鐵道文化資產,並從事歷史書寫工作,跨越時空的不同軌道彷彿連結成一班歷史列車,讓他看到未曾體會過的高雄,也期待鐵道資產在未來能夠被「活著使用」,讓更多人親身體會其中蘊含的深刻城市文化精神。

(攝影/黃世澤)

《經典》279期【通往何方】舊驛新城 銘刻在鐵道上的高雄城市史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採訪線上│標籤:
9 月
30
2021

以香料之名

印象中,台灣人在料理時很少提到「香料」一詞,但其實我們每一天都離不開它,廚房裡隨手一撒,為料理提香、增色,雖是配角,卻是「關鍵少數」。

《經典》文稿召集人潘美玲(圖右)為了報導〈調香尋味——台灣香料新拼盤〉來到了花蓮,受訪者虞薪澄以一段家族記憶重製了一系列香料油鹽。有趣的是,香料來到這一代,她又加上了花蓮阿美族人復育的古來種米。

阿美族人黃俊龍說,他記得有一次煮這米時,味道引起了老一輩的詢問:「這是什麼米,好香呀!我記得小時候好像有吃過!」為了讓耆老再次品嘗這旱稻,他費盡心血。虞薪澄說,除了把以前的味道找回來,也必須讓種子再回到生活裡,否則米種在現代生活中找不到舞台,最終也還是會消失在我們的生活裡。

以香料之名,延續瀕臨絕種的古來種米,這個主意很不錯!

(攝影/劉子正)

《經典》279期【草葉集】調香尋味 台灣香料新拼盤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採訪線上│標籤:

首頁最新訊息關於經典雜誌內容經典專書訂購方案聯絡我們
台灣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財團法人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台北市北投區立德路2號12樓‧服務專線:02-2898-9000 傳真:02-2898-9994
Copyright©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經典影像館 ::: Rhythms Gallery ::: .
建議以 1024x768螢幕解析度, IE7.0 以上版本瀏覽器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