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02
2022

小吃店等於髒亂?

從小學到現在,每每經過那家位在台北市首善之區、疫情前常有國內外觀光客上門的台式小吃店,《經典》撰述吳佳珍總是相當不解:為何明明生意興隆到開立發票的程度、已非小規模營業額的這樣一家店,用餐環境卻是數十年如一日的髒亂?難道好吃、便宜就能遮掩整潔衛生的不足,反正大家習慣就好、忍一忍就過去了?網路上也可見到部分民眾的心聲:「真心期待店家能將利潤撥出來提升環境,讓台灣小吃美食的觀感能好些。」「用餐環境不佳,建議趁觀光客不來的時候整理一下。」只不過,對店家來說,如果大多數客人都能接受現況,改善用餐環境顯然就不是優先要務了。

幸好,還是有店家願意注入有別於過去的思維,願意優化空間、作業方式,進而講究餐具、擺盤、氛圍,重新詮釋傳統台式小吃,不僅帶給客人更舒適的用餐體驗,其實也是對於自我餐飲專業的尊重與升級。

(圖片提供/何安潔)

《經典》288期【藏美日常】翻轉的小吃店 從將就到講究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採訪線上│標籤:
7 月
02
2022

堅忍團結的烏克蘭人

入境烏克蘭時,海關人員以充滿戲劇性口吻,祝福《經典》攝影召集人安培淂「好運!」他確實比任何時候都需要這句夢幻祝福,畢竟這國家正值腥風血雨,沒什麼比戰爭更具戲劇張力了。

除了首都基輔北部以外,有些地方確實雲淡風輕得有些失真——人們照舊上班、外食、散步,可是你知道那些外顯的尋常生活其實不尋常,那股深沉的恐懼不安,無所不在。

歷史上的兵連禍結,造就了烏克蘭人的團結意識與堅忍天性。因此,眼見許多在地的非政府組織小兵立大功,不顧自己也是深陷亂邦的離散子民,忘我般竭力救助,他其實並不感意外。在烏克蘭與許多人對話,親眼見證他們如何把救助能耐,發揮得淋漓盡致,無論物資發放、難民安置,或情感撫慰與精神支持,對他們的危機意識、犧牲奉獻,以及超越嚴謹與效率之外的同情共
感,心懷敬意。

(攝影/Sokolov Mykyta)

《經典》288期【特別報導】一場歐洲悲劇 烏克蘭現場直擊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採訪線上│標籤:
6 月
02
2022

循序漸進的改變

《經典》撰述吳佳珍(圖右)到新竹縣關西鎮採訪當地仍持續進行的「小招牌運動」時,細看確實不少招牌變得小巧精緻,連檳榔攤都沒裝設常見的LED孔雀燈,而是小圓招牌。由於同意改造的店家是一批批施工,再加上部分連鎖店沒參與改造,所以乍看街道上的招牌沒能馬上發現區別。不過,當佳珍搭客運回台北途中,又看到那些習以為常(也可能是視而不見)的大招牌時,才驚覺「怎麼跟關西鎮差這麼多!」

關西鎮的招牌改造計畫,由在地的竹冶文化設計團隊逐戶拜訪店家、確認意願,再進到規畫設計的階段,溝通說服尤其困難。竹冶文化設計總經理羅傑(圖左)表示,改造不求一步到位,目標是先將招牌尺寸縮小到符合街道尺度,循序漸進;所以就算店家有偏好的特殊顏色或樣式也無妨,先求有再求好。只有當大家擁有共識時,才可能真正改變,否則只會是曇花一現。

(圖片/竹冶文化設計)

《經典》287期【藏美日常】招牌 是吸睛還是礙眼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採訪線上│標籤:
6 月
02
2022

被低估的草藥

《經典》文稿召集人潘美玲小時候對祖父有一個天大的誤解:以為他是一個「密醫」。

祖父時常會消失一陣子,父母親則語焉不詳地回道:應該是上山去採藥吧!默默回家後的祖父會將山上採下的草葉、枝條、果實曝晒在頂樓的石板上,用刀斧將乾木棍般的藥材切斷分類,有時也將新鮮的草藥放進石臼裡搗成碎泥。總是會有鄉親鄰居前來求藥,但年少無知的孫女卻覺得,這種醫方很老土,草藥一點都不光鮮亮麗,甚至還引以為恥。那時候的她,對植物的神力,渾然無知,而對祖父使用草藥的鄙視誤解,今日則令她感到無比悔恨。

中草藥在台灣的處境,一直處於劣勢,仍脫離不了西醫科學先進,中醫落後的刻板印象,即便少數中草藥方已獲科學驗證,一般人也仍是半信半疑。二○二○年開始流行的新冠病毒卻讓事情有了翻轉,以中草藥調配的抗疫藥方,有效地對治了疫情,人們在漢方中獲得了安心。如果時光能夠倒轉,美玲一定會向祖父說聲對不起,並虛心學習被低估的草藥知識。

(攝影/劉子正)

《經典》287期【草葉集】見青即是藥 疫情下的草與藥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採訪線上│標籤:
5 月
03
2022

原生花與藝的在地實踐

為了〈原生植物花與藝〉的專題,《經典》特約撰述鄒欣寧(圖左)來到坪林拜訪「採集人共作室」的青年藝術家陳科廷,那日仍是冬末,坪林雖未下雨,也頗有寒涼之意。陳科廷先帶我們參觀「坪林農創聚落P+」大樓裡頭種滿不同品種的茶樹——坪林最重要的經濟植物,以及石薺寧、台灣刺蕊草、紅梅消、台灣天胡荽等坪林野外常見植物。

近中午時,我們慢慢走回工作室,沿途隨陳科廷摘採不少可食的野菜煮泡麵共食。在一處特別溼滑的柏油上坡,他特別交代我們:「這裡很溼,很容易滑倒,千萬小心」,沒想到話音未消,我就和攝影師黃世澤跌成一團,獻出一次寶貴的輕微職災經驗……雖然如此,卻扎扎實實見識了陳科廷把自己種回家鄉成為一名「採集者」的真實現場,而這種熟稔環境、信手拈來即可就地取材,不論是以植物入食或創作花圈等作品的「在地感」,讓我至今仍(比摔跤的傷)印象鮮明。

(攝影/黃世澤)

《經典》286期【台灣花樣】花非花.意非意 原生植物花與藝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採訪線上│標籤:
5 月
03
2022

物種無罪,人為致災

《經典》文稿召集人潘美玲(圖左)在採訪〈植物別見外〉這一個探討外來種的自然書寫報導時,腦海中卻不時閃過曾經做過的各種新住民社會議題,也想起大愛台的一齣好劇《飄洋過海來愛你》,只不過她還另外理解到,因為外來入侵種的罵名,「愛」字也有可能變成「礙」字。

植物沒有腳,但是跑得卻比動物快,除了防不勝防的意外夾帶,外來種其實大多是人類刻意引進(為了經濟與民生需求),而也正是人類的關鍵作為,決定了物種成為好物,或者敗類。

看到奇花異草,就拚命地想引進,沒有顧及對環境生態的影響;引進之後發現不好用、效果不如預期,就隨意棄置;知道它對原生植物有侵略性,卻不能好好規範……

植物一直是人類的好幫手,如果不是因為始亂終棄,外來入侵種的致害,不會那麼嚴重,所以應該規範的是人的行為,而不是給植物安上罵名。

(攝影/劉子正)

《經典》286期【草葉集】植物別見外 外來種的愛與礙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採訪線上│標籤:
4 月
02
2022

畫龍點睛

《經典》撰述吳佳珍小時候曾在台電大樓附近補習,她記得有一次下課時正好暴雨,但又得等公車,一群人只好擠在台電大樓入口那個方方正正的雨庇下躲雨,同時還得忍受高樓特有的強風──所以平常沒事絕不會走這。直到六年前台電大樓改造門口人行通道後,無論是能擋風、遮蔭與夜間照明的玻璃光能頂棚(下圖),還是兼具座椅功能的弧形花台,整個空間變得親和許多,居民及路人開始靠近。

「街道家具」指的是座椅、路燈等各種設置在公共空間裡提供大眾服務的設施物,但銘傳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授褚瑞基也強調:「街道家具不是各自獨立的物件,而是城市風貌的整體表現。」某次造訪東京銀座,佳珍不經意發現一座座路燈頗具質感,不是花俏搶眼或加上什麼當地特產的設計,就只是令人讚歎的質感,為銀座街道的整體風貌添上畫龍點睛的一筆,讓她印象深刻。

(圖片提供/傅雅祺)

《經典》285期【藏美日常】街道家具 隱形的城市表情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採訪線上│標籤:
3 月
31
2022

令人尊敬的民族

《經典》特約攝影張乾琦在他與編輯部攝影組召集人安培淂的來訊中這樣寫著:「作為一個台灣人,我有義務到烏克蘭來見證與記錄強權壓迫鄰國,不公不義的惡行。」

在過去的四個星期裡,張乾琦從旅居的奧地利親赴戰爭第一線,採訪拍攝的過程中,他不斷感受到烏克蘭四千四百萬人一條心,只有自助,才有人助,和天助。

他親眼目睹烏克蘭人民縝密的組織、分工和奉獻,烏克蘭老老少少,心手相連。他感受到這是一個偉大且令人尊敬的民族,俄羅斯的坦克擋不住、壓不平烏克蘭人上下團結和抗爭到底的決心!

苦難中倍見真情,張乾琦深刻地體會到,身為世界公民的台灣,在這場看似遙遠的戰爭當中,台灣不但不能缺席,更要積極發聲、救援烏克蘭。

(圖片提供/張乾琦)

《經典》285期【深入現場】兵燹 烏克蘭戰場紀實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採訪線上│標籤:
3 月
02
2022

沿著軌道生長的城市記憶

彰化即將在明年迎接建縣三百週年,在這個回顧過去、展望未來發展的新起點,《經典》撰述林靖豪發現,曾經帶動空間與產業革命的軌道,在此時此刻又重新成為平原城市發展的中心軸線,但與過去不同的是,除了鋪設軌道,如何「搬動」軌道,也成為眾所注目的焦點。

彰化平原南北的最大城市員林與彰化,近年都以鐵路高架化為都市計畫的主軸,期待透過把軌道上移創造出的通道與空間,能帶來新的繁榮。但實際走訪這兩座城市後,林靖豪發現,城市裡的軌道不像可以任意重組的模型,反而像植物延伸的根系,許多城市的文化、記憶與產業在其上生長,累積出歲月的厚度。面對人口的外移、老化與城市間的競爭,彰化期待複製其他大都會的發展模式,但將城市軌道連同記憶連根拔除,或許也將讓自己失去另一種獨特的優勢。

(攝影/黃世澤)

《經典》284期【通往何方】看得見與 看不見的軌道 從彰化雙城看鐵路立體化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採訪線上│標籤:
3 月
02
2022

能源政治的寒冰前線

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戰爭危機,暴露出歐洲的能源安全問題,俄國位在北極圈的國土雖寸草難生,卻握有歐洲的重要能源命脈—天然氣。圍繞著極圈的複雜地緣政治問題深深吸引著《經典》特約記者金峰,使得他在過去十年之間,一再重返西伯利亞極圈,以相機記錄這片冰天雪地中的天然氣開採作業、直達歐洲的龐大管線工程與在這極端環境中工作、生活的形形色色的人們。

十年的時間,讓金峰逐漸熟悉了這片北極凍土。在一次採訪任務中,他得到俄羅斯軍隊難得的授權,得以飛越戰略區上空觀察攝影,巨大的跨國能源企業也向他展示他們的科技,龐大的金屬管線構成讓人屏息的工業奇觀。但同樣讓金峰難以忘懷的,是乘坐著雪地卡車,讓這些遠赴極地工作的駕駛帶著他,走遍能源外交最寒冷的前線地帶。

(圖片提供/金峰)

《經典》284期【深入現場】權與力的輸送 俄羅斯天然氣開採直擊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採訪線上│標籤:

首頁最新訊息關於經典雜誌內容經典專書訂購方案聯絡我們
台灣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財團法人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台北市北投區立德路2號12樓‧服務專線:02-2898-9000 傳真:02-2898-9994
Copyright©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經典影像館 ::: Rhythms Gallery ::: .
建議以 1024x768螢幕解析度, IE7.0 以上版本瀏覽器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