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02
2021

在一盞茶的時間裡,人與神

這是一個相當挑戰的報導。多場採訪都由一盞熱呼呼的茶開始。前一刻,他是人,才端了一杯茶飲下,談笑風生;下一秒,嚴肅地辦起事來,乩身如神,條理分明。《經典》撰述鄭接黃(圖右)思忖許久,在神意與人意、真實與超現實,乃至真真假假,如何拿捏平衡,甚而一再探問信仰的本質,人與神之間,在台灣民間信仰裡,乩身文化這道模糊難解的問題,就像瀰漫著氤氳的檀香終日不斷──是飄渺仙境,也是滾滾紅塵。

對於人與神的身分切換,宛若一幕劇情的轉場。而問事場景裡,隻身一人,或者一組人,一場又一場,也像看盡人生的情節,有人眉頭深鎖,有人豁然開朗。在信仰之外,透過一再的訪談,在一盞又一盞茶的時間裡,鄭接黃採訪的每一位乩身都說,彷彿他們是將人生輕輕地交付出來,有些沉重,卻是最需要抒發,還有理解。

這才是乩身信仰裡最為重要的。鄭接黃是如此想著。


(攝影/安培淂)

《經典》273期【出神入話】乩身 神是眼前人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採訪線上│標籤:
3 月
30
2021

不知不覺,自然而然

算是半個嘉義人的《經典》撰述吳佳珍,聽聞嘉義終於有了美術館、而且很不一樣,一直覺得有些難想像:嘉義的美術館會是什麼模樣?因為,雖然嘉義在一九三○年代日治時期曾有很多畫家、被譽為「畫都」,但那已經是很久以前了。直到這次公共建築議題的採訪,她終於來到新開館的嘉義市立美術館。

「很嘉義、又很現代!」六年前著手建築設計的建築師黃明威說,很多到外地生活的嘉義朋友都這麼向他形容美術館。「沒錯,真的是這樣!」吳佳珍也認同。

儘管目前相較周邊漸趨沒落的街廓,新的美術館有如地標性的存在,但從巷弄彎入、經過庭園、走進開放穿透的美術館,在植栽、光影、玻璃帷幕、木頭梁柱等所有巧思營造的氛圍之下,就算一開始對於展覽作品沒興趣,也會不知不覺想靠近看看。這也正是建築師想創造的,一個讓民眾自然而然接近、融入生活的公共建築。


(攝影/劉子正)

《經典》273期【建築台灣】打開公共空間 改變你我生活樣貌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採訪線上│標籤:
3 月
02
2021

寓教於樂的難題

是疫情的關係嗎?時值寒假,參訪基隆海洋科學博物館的人數,卻少得可憐。站在偌大冷清的海洋科學廳裡,經典撰述陳世慧似乎是今天唯一的訪客。

試玩了裡頭幾款互動遊戲,有些確實可以設計得更活潑,例如水壓下物體的變化,海流與地質的關係;有些卻新鮮有趣,例如海研五號的模擬航行、LED柱狀顯示面板營造的海洋生態剪影……,但為什麼就是沒有人來呢?

隔一天,轉往位在桃園的Xpark水族館,她看到另一幅截然不同的景象。疫情絲毫沒有影響觀賞人潮的熱情,在水母、海豹還有企鵝等的專館前,「好可愛喔!」的驚嘆聲,與遊客手上的快門此起彼落。

顯然,兩者間的差異,就在「生動」兩字。把活生生的海洋生物搬到民眾眼前,自然比冰冷的人工機械來得有吸引力,只是也別忘了,「生動」的背後,往往是許多海洋生物的自由受到局限,同樣是民眾認識海洋與海洋生物的教育場所,兩者,應該都有更細膩的進步空間。


(攝影/黃世澤)

《經典》272期【水啊】從根本做起 海洋教育一起來!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採訪線上│標籤:
2 月
26
2021

高山絕壁上的你追我跑

在觀察了台灣唯一的牛科動物台灣長鬃山羊以後,自然生態教育基金會研究員游崇瑋(圖右)想到了兩年多前,在青藏高原觀察岩羊與天敵的美妙體驗。青藏高原上有幾種世界海拔分布最高的牛科動物(岩羊、馬麝、氂牛等),其中佼佼者就是岩羊。岩羊不但可棲息在超過六千米的超高海拔,還能在危險絕壁上來去自如,非常不可思議。但再怎麼厲害的岩羊,也是有失足墜落的風險,尤其是遇上天敵雪豹的時候。素有「雪山之王」別稱的雪豹是世界屋脊的王者,會利用山壁的掩護及保護色,慢慢靠近岩羊,最後再發動攻擊,在高山絕壁之中展開了你追我跑的生存遊戲。在青藏高原尋找動物期間,目擊了一隻正在食用岩羊的雪豹,觀察牠僅約十分鐘,牠就和另一隻較晚出現的雪豹走向山頭。一陣霧飄來,兩隻雪豹就這樣仙氣十足地消失於霧中。


(圖片提供/游崇瑋)

《經典》272期【自然寫真】牛轉乾坤 重新認識台灣牛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採訪線上│標籤:
2 月
01
2021

人人都該享有的「居住的選擇」

這幾年,台灣社會住宅陸續蓋起來,大眾從過往的全然不熟悉,到略知一二,知道社宅只租不賣、建築物全新(不過這一定會變舊)、房租好像比市面上的便宜。

《經典》撰述陳芛薇(圖左)也藉由兩次採訪社會住宅,有了比較多的認識。只是有如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呂秉怡所述,對比歐陸社會中社宅的成熟,我們像十歲小學生,也因此社宅量還遠遠不足。

陳芛薇這次跟著崔媽媽主任馮麗芳訪視弱勢者的家,才深刻了解比起二○一九年報導的一般戶,弱勢者的居住問題更顯急迫,常被房東、房仲拒於門外,很多時候連看房都看不到。

「你給他房子,會比去街上找他回來容易。」耕耘社福領域的受訪者說。社宅,作為社會保護網一環,更應該好好重視弱勢者的居住問題,讓社宅成為住得好也住得起的居住選擇,如居住資格、年限或租金都十分關鍵。至於年輕人的居住問題,應該用其他方式解決。


(攝影/劉子正)

《經典》271期【建築台灣】人人住得起的未來 台灣社會住宅下一步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採訪線上│標籤:
1 月
29
2021

養什麼都不奇怪,奇怪的是人

《經典》撰述吳佳珍在一家貓舍被二十多隻親人的貓給包圍著。觀察這家被政府評鑑為優等的貓舍,飼養條件、動物狀態的確都相當良好,攝影安培淂甚至覺得「這些貓過得比人還好」。然而,並非所有寵物都這麼幸運,還有許多不幸的生命得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中奮力求生,只為了滿足人類無止盡的慾望。

「媒體總是想知道有哪些奇怪的寵物,但真正奇怪的是『人』!」執業二十五年的獸醫師邱新育說。他不但遇過為了搬家而帶兔子去安樂死的客人,也遇過不願負擔三百元藥費而讓狗兒痛苦的客人。寵物對他們來說,只是「需要時很重要,不需要了就可以掰掰」這樣的存在。

當然,也有很多負責任的飼主,即使得花費上千、破萬元的醫療費用,必須一次又一次地帶寵物就診,他們仍願意承擔所有付出,也願意以「同理心」來照料,因為牠們也是家人。同理心,不只對人,對動物也是。


(攝影/安培淂)

《經典》271期【動物人間】生命標價? 寵物市場背後的陰影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採訪線上│標籤:
1 月
02
2021

認同

台灣這塊土地,若用民間信仰的角度切入它的前世今生,到底能看到什麼樣的面貌?在〈老土地〉報導裡,《經典》撰述鄭接黃(右)試圖輕輕點過,以自然崇拜裡,土地所衍生的神祇──土地公,經歷移墾開發的痕跡、原漢衝突的融合、由農轉商的社會背景,在都市化進展的結構下,神能與神職的改變及強化,讓「土地公」有更多元的詮釋。

尤以原漢衝突的部分,讓鄭接黃感觸最為深刻。

受訪者是西拉雅族後裔尤威仁(左)。不時在釐清漢化還是傳統,「自己究竟是何人」的探究就像當中的一則提問:「對於阿立祖的認識從何時開始的?」

尤威仁回答:「以前只有『聽說』,疑問放在心裡,等到認識了就已經是這個樣子了。」

這塊土地老老的,鄭接黃想,從認識最為親近的神祇,或許是我們能夠認清自己的一種方式,輕輕點過去,卻有點沉重。


(攝影/安培淂)

《經典》270期【出神入話】街頭巷尾土地公 信仰裡的土地脈動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採訪線上│標籤:
12 月
30
2020

望見數位、遠距的未來

《經典》撰述陳芛薇(右)來到新店直潭國小老師簡怡欣帶的三年級班上,觀摩用平板上的數學課。簡怡欣因疫情接觸數位學習。陳芛薇觀察到,不僅學生學習動機提升,老師也更能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有如〈無遠弗屆〉一文所說,教學、醫療、工作等遠距與數位應用被疫情加速推展。疫情過後,這些改變也將成為人類生活一部分。

另一個場景則在XRSPACE,資深行銷專員劉文婷一進會議室就戴上VR頭戴裝置,邊在空中比劃手勢邊與坐在對面的陳芛薇說話,陳芛薇覺得很新奇,但幾分鐘後,她也戴上頭戴裝置、進入同個虛擬世界,與劉文婷一起以虛擬化身,在幾可亂真的虛擬世界中投籃、欣賞韋禮安音樂會,360度影片讓她瞬時上山下海,彷彿置身每個「現場」,但她其實哪裡都沒去。

在不能實際出國或踏出家門的此時此刻,能夠虛擬遊歷世界各地或與親友相聚,顯得更為珍貴。陳芛薇不禁好奇地想,在解封後,這技術還會是被需要的,未來又會如何進入生活呢。


(攝影/劉子正)

《經典》270期【共享之域】無遠弗屆 疫情催化的零接觸生活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採訪線上│標籤:
12 月
02
2020

水下的風景

這是《經典》特約作者陳松琳最喜歡的一張潛水相片,由一位視障的潛水長幫忙拍攝的。因為視力只達十幾公分距離,所以下水時她會帶著相機拼命拍,回家後在螢幕上放大來慢慢看。

她感受的海底跟我們應該很不一樣吧?參與身障潛水之後,陳松琳對身障者的認識才立體化了起來。除了障別不一樣,這些身障潛水跟我們一樣,有些人很害羞、有的很熱心、有的水性超好……。但跟我們最大的不同,是同樣抵達海底那個深度,他們要多花好幾倍力氣和決心才到得了。因此有時候我們累了想放棄,他們都不願意。

這位視障潛水長是位物理治療師,還會手語翻譯,同時也協助身障潛水的教學和推廣,努力把自己的生命活得更精彩。與她一同下潛,陳松琳因此看到了更多不同的風景。


(攝影/鍾佳臻)

《經典》269期【大海.島.人】海裡的親愛陌生人 身障潛水難行仍行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採訪線上│標籤:
11 月
30
2020

和家將走上一段路途

講起「八家將」,著手企畫〈將〉報導的鄭接黃,訝異於身旁的友人竟分不清楚其中的差別,只用來統稱一切塗面扮將,更訝異於在採訪研究者李佩儒,對他談及研究家將之路的「寂寞」。

「將」作為顯性的文化符碼,實際上,卻以極為隱性的理解存在於台灣,不只是因為神祕與信仰,長期發展下,將團與人,都有曲解與誤解,讓「將」成為擺盪在正義與罪惡之間。採訪過程,鄭接黃試著和家將一起「生」與「活」──看著家將生成,活在信仰裡。在一場慶典祭祀,從開面到「稟將爺下馬」,才算是告一段落,鄭接黃思索,在疲累的路途裡,身為一位家將究竟在想什麼?承受了那麼多目光,但是不是也是這樣的寂寞,無法言說的?

在祭典即將結束的時候,想起李佩儒說:「將腳大哥對我說,當你覺得寂寞,別忘了,將爺都在後面看顧著妳。」

某些不被理解的堅持,是這樣才走得下去吧。鄭接黃想。


(攝影/安培淂)

《經典》269期【出神入話】扮將 穩定人心的「將」信仰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採訪線上│標籤:

首頁最新訊息關於經典雜誌內容經典專書訂購方案聯絡我們
台灣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財團法人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台北市北投區立德路2號12樓‧服務專線:02-2898-9000 傳真:02-2898-9994
Copyright©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經典影像館 ::: Rhythms Gallery ::: .
建議以 1024x768螢幕解析度, IE7.0 以上版本瀏覽器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