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01
2021

人人都該享有的「居住的選擇」

這幾年,台灣社會住宅陸續蓋起來,大眾從過往的全然不熟悉,到略知一二,知道社宅只租不賣、建築物全新(不過這一定會變舊)、房租好像比市面上的便宜。

《經典》撰述陳芛薇(圖左)也藉由兩次採訪社會住宅,有了比較多的認識。只是有如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呂秉怡所述,對比歐陸社會中社宅的成熟,我們像十歲小學生,也因此社宅量還遠遠不足。

陳芛薇這次跟著崔媽媽主任馮麗芳訪視弱勢者的家,才深刻了解比起二○一九年報導的一般戶,弱勢者的居住問題更顯急迫,常被房東、房仲拒於門外,很多時候連看房都看不到。

「你給他房子,會比去街上找他回來容易。」耕耘社福領域的受訪者說。社宅,作為社會保護網一環,更應該好好重視弱勢者的居住問題,讓社宅成為住得好也住得起的居住選擇,如居住資格、年限或租金都十分關鍵。至於年輕人的居住問題,應該用其他方式解決。


(攝影/劉子正)

《經典》271期【建築台灣】人人住得起的未來 台灣社會住宅下一步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 採訪線上│標籤:

沒有留言 »

引用網址:


編輯留言




※提醒您,基於個人資料保護原則,請勿在留言內容中提及電話、地址、身分證字號及其他個人資料。

首頁最新訊息關於經典雜誌內容經典專書訂購方案聯絡我們
台灣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財團法人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台北市北投區立德路2號12樓‧服務專線:02-2898-9000 傳真:02-2898-9994
Copyright©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經典影像館 ::: Rhythms Gallery ::: .
建議以 1024x768螢幕解析度, IE7.0 以上版本瀏覽器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