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30
2016

農村老化問題何解?

「直到現在,爸媽還是希望我不要種田了,最好去考公務員或上班,他們種田一輩子,太苦了。」當《經典》特約撰述諶淑婷(左)聽著宜蘭小農吳佳玲說這番話時,感受到台灣體制內的農業教育問題沉痾已久。

採訪過程中,看到農校裡學著操作農機的學子,也看到像佳玲這樣,在農村裡從零開始的青農。受到社會長年輕視農業的影響,即便學生有興趣,家長也不願讓孩子畢業後去種菜餵豬,農校生始終未能改善農村勞動人力老化問題。

然而,又有那麼多各行各業的人,人生轉了一大圈後成了農夫。唯一能肯定的是,下一代的發展永遠不是家長能夠預期,如同仁愛高農沈和成所自嘲:「我當年考不上台南一中,被爸爸叫去讀農校,以後回家種田,沒想到這麼多年後,田現在還是老人家看著,而我,也已經老了。」


(攝影/黃世澤)

《經典》215期【真食餐桌】農業興學 把人才留在土地上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採訪線上│標籤:
5 月
05
2016

經典桌布─前鎮之星

.請選擇解析度下載:  1600×900 . 1280×1024 . 1024×768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4月5月6月,經典桌布│標籤:
5 月
04
2016

經典雜誌214期精選影像(2016年05月)-首爾能源轉型

近年該首爾市投注大量資源,捲動社會各領域參與的「減少一座核電廠」節能行動,堪稱城市治理的創新典範。

《經典》214期【藍圖願景】市民就是能源 首爾能源轉型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每期精選影像│標籤:
5 月
04
2016

經典雜誌214期精選影像(2016年05月)-野菜復興

曾經被貶抑的野菜,如今不卑不亢重回餐桌之上,對比出主流農業與現代經濟的種種缺失,虔敬向自然取食,方能吃出永續之道。

《經典》214期【真食餐桌】野菜復興 原民飲食哲學的啟示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每期精選影像│標籤:
5 月
03
2016

街頭小販的路邊觀察學

《經典》撰述陳歆怡不是第一次拜訪萬華,但來到號稱台北第一街的貴陽街,除了體會到淡泊中的樸實美好,細訪後更驚覺這裡臥虎藏龍,低調中含藏豐厚的文化。

站在貴陽街口看辜凱鈴賣涼粉,很可以想像她如何養成獨家的街頭觀察學:每一、兩分鐘就有客人上門,客群包羅萬象,有騎摩托車路過的阿伯,穿著典雅的阿嬤,也有年輕人及小小孩兒,每個人不僅吃懷念,也吃口味,更樂得與辜凱鈴抬槓幾句。

辜凱鈴說,她的生意已經好過頭,卻仍不時有電視媒體指名採訪她,播出後人客總會激增,令她頗為困擾;與人為善的她於是跟媒體交換條件:「要拍我可以,但也要介紹附近的傳統產業或美食。我很樂意穿針引線,讓更多人看見萬華的好,況且,只有當街區經濟復甦了,居民才會更有餘裕及意願投入文化復興。」原來,街頭小販不僅對社會觀察入微,更可以隨手做社造!


(攝影/楊子磊)

《經典》214期【人文風景】艋舺囡仔的逆襲 辜凱鈴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採訪線上│標籤:

首頁最新訊息關於經典雜誌內容經典專書訂購方案聯絡我們
台灣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財團法人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台北市北投區立德路2號12樓‧服務專線:02-2898-9000 傳真:02-2898-9994
Copyright©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經典影像館 ::: Rhythms Gallery ::: .
建議以 1024x768螢幕解析度, IE7.0 以上版本瀏覽器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