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26
2022

種子說的故事

雖然天天入口,但《經典》文稿召集人潘美玲(左一)對蔬菜的認識實在少得可憐。

如果不是採訪種子專家郭華仁教授,她不會知道原來青花菜、花椰菜、包心菜、高麗菜、大頭菜、孢子甘藍,原來都是「一家人」。

這些十字花科的蔬菜,是農民從一個原始的野生品種,百千年來不斷在田間選育出來的,長期的演化之下,發展成各以花、葉、莖為主要食用部位,滿足人類的口腹。

在屏東霧台鄉霧台部落,她試著向魯凱族耆老杜含笑(圖中)請教保種的智慧,年近九十歲的老人慈祥地說道,很欣慰自己活到現在這個年紀還能看到以前熟悉的種原。除了延續蔬菜的採集智慧,這裡保存的小米種類居全台原民之冠,十五個品系,每一種各有不同的用途與意義,有的用在婚事祭典,有的用於釀酒或做小米糕,還有只准拿來煮稀飯,與生活文化密不可分。

種子保障了人類的糧食安全,除了送進種原庫冷凍安藏,進入民間隨著生活、時代演化也至關重要。美玲突然若有所悟:有故事的種子,才是有生命的種子。

(攝影/劉子正)

《經典》283期【草葉集】備份未來 蔬菜的種原密碼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採訪線上│標籤:
1 月
04
2022
1 月
03
2022

命運多舛的芒花報導

《經典》特約撰述鄒欣寧(圖左)從二○二一年初開始【台灣花樣】系列報導,似乎跟疫情動盪的這一年同樣命運多舛,原本預計秋天刊出的芒花在「順應自然」的境遇下,到初冬才完成採訪拍攝工作。

原來,在採訪植物纖維工藝師孫業琪時,被告知將前往苗栗苑裡「心雕居」餐廳為一座排灣族傳統涼亭以芒草重鋪屋頂。這座涼亭是以石砌為底、圖騰木柱和芒草屋頂的排灣涼亭,是目前全台唯一全自然素材搭建,但自然材料便意味需經常維護。原打算用塑料替換腐爛的芒草,便約了秋芒開花時展開屋頂作業。

只是,這一等就是一個多月。第一波東北季風帶來的雨水無法進行採集後的曝晒,必須連續四、五個放晴的日子才可展開工程。直到一個多月後上虎頭山尋芒,孫業琪才鬆口說:「這裡芒草也是最近才開花,你們一個多月前來,我怕根本什麼都看不到……」

(攝影/黃世澤)

《經典》282期【台灣花樣】我們與芒的距離 不再迷茫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採訪線上│標籤:
1 月
01
2022

經典桌布─冰島古佛斯瀑布 (Gullfoss Falls)

.請選擇解析度下載:  1680×1050 . 1600×900 . 1280×1024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1月2月3月,經典桌布│標籤:

首頁最新訊息關於經典雜誌內容經典專書訂購方案聯絡我們
台灣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財團法人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台北市北投區立德路2號12樓‧服務專線:02-2898-9000 傳真:02-2898-9994
Copyright©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經典影像館 ::: Rhythms Gallery ::: .
建議以 1024x768螢幕解析度, IE7.0 以上版本瀏覽器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