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30
2021

站在疫情的風頭浪上

站在西寧市場,看著眼前在烈日下全副武裝,揮汗如雨的化學兵奮力消毒時,《經典》資深攝影劉子正心裡突然明白,媒體從業人員就如同這些人一樣,是另一種形態的「前線人員」。曾經拍攝過二○○三年SARS危機,他沒有想到居然還能再有機會拍攝類似的題材。只是,十八年後的這波疫情,對於媒體從業人員來說,影響範圍更大,傳染力更強。

在過去這三週來,他曾經前往萬華西園路、板橋華江市場、江子翠快篩站等地。對於劉子正來說,其實最難克服的是因為可能染疫而帶來心理上的壓力。在嚴峻疫情下,「移動」和「與人接觸」是兩個大禁忌,偏偏影像工作者就是必須不斷地移動到事件的發生地點以及接觸受訪者,才能帶回來重要的影像。

身為攝影記者,劉子正在期待疫情漸漸舒緩的同時,也期待社會大眾能夠認知新聞工作者在這段時間,克服高度的情緒壓力,忍耐著長時間與家人隔離,記錄疫情下的台灣。

(攝影/粘耿豪)

《經典》276期【特別報導】與病毒共存的日子 生命、生計、生活的劇變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採訪線上│標籤:
6 月
04
2021

經典桌布─鹿港台灣護聖宮

.請選擇解析度下載:  1680×1050 . 1600×900 . 1280×1024

「新的傳統」不只在信仰形式,也實踐在廟宇建築,例如彰化鹿港的台灣護聖宮是首座以玻璃為主要材質的媽祖廟宇型制,在天色將晚時刻,燈光輝映,美不勝收。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4月5月6月,經典桌布│標籤:
6 月
02
2021

經典雜誌275期精選影像(2021年06月)-農林剩廢

農林剩廢隨時都可能在我們身邊,但一般人多選擇視而不見、敬而遠之,看似棘手的農林剩廢,其實卻是有機農業、再生能源的一帖解方,善用農林植物生質能源,「以竹代煤」可解今日缺電的燃眉之急。

《經典》275期
【減法時代】無用大用 農林剩廢的翻轉經濟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每期精選影像│標籤:
6 月
02
2021

經典雜誌275期精選影像(2021年06月)-台灣媽祖學

一名信徒虔誠奉請媽祖,眼神銳利而肯定,宛如渡海來台的移墾心境。從海洋到土地,自共渡到隨行,走出一段台灣文化的媽祖路。

《經典》275期
【出神入話】渡與行 台灣媽祖學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每期精選影像│標籤:
6 月
01
2021

一個很小的「大」問題

生活中有一些小事,我們常常不以為意。

例如糧食、木材、能源的自給與進口問題,例如田間裡與豐收一併產出的農林剩餘廢料。《經典》文稿召集人潘美玲在【減法時代】專題裡,從對台灣竹林資源的充分利用,到關心尾端的竹廢問題,轉而進入了這一期〈無用大用〉的農林剩廢報導。

走訪南北各地,她慢慢了解到充分利用農廢,竟然也能減少農藥、肥料的使用,達成有機耕作的目的,甚至也可利用農林剩廢資材發電。
但訪著訪著,她也發現農林剩廢竟然是個「無主孤兒」,連數量與種類都無法有明確的統計數據,顯然剩廢的利用缺乏一個整合平台,各主管機關橫向聯繫不佳,有極大的改進空間。

認真說起來,《經典》的報導一直都不是最搶眼的即時新聞,我們默默觀察、深入探討,希望以筆尖關懷社會。潘美玲認為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題目,不只因為農林剩廢對環境、社會、經濟都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更因為這是一個大眾極易忽略的「小」問題,然而,見微知著。

(攝影/劉子正)

《經典》275期【減法時代】無用大用 農林剩廢的翻轉經濟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採訪線上│標籤:

首頁最新訊息關於經典雜誌內容經典專書訂購方案聯絡我們
台灣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財團法人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台北市北投區立德路2號12樓‧服務專線:02-2898-9000 傳真:02-2898-9994
Copyright©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經典影像館 ::: Rhythms Gallery ::: .
建議以 1024x768螢幕解析度, IE7.0 以上版本瀏覽器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