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30
2020

探訪祕境

走訪棲蘭山,雖然不是進入軍事管制區,卻門禁森嚴。也因為門禁森嚴,才得以保留這片壯闊的自然美景。棲蘭山檜木森林稱得上是台灣祕境中的祕境,因為稀有性、獨特性,這裡成了政府推動「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自然地景的優先推動目標。《經典》特約作者陳應欽這次造訪樹冠層的附生植物更是森林中的祕境。

對一般民眾來說,要看到森林樹頂上的自然風貌,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國內除了極少數地點有搭設樹冠走道可以讓遊客體驗、觀察樹頂上的一枝一葉、一花一果,另一個方式則是參加攀樹的體驗活動,才能一探奧祕的樹冠層生態。

陳應欽這回跟著林業試驗所徐嘉君博士的攀樹團隊,深入棲蘭山區,探訪檜木上的附生植物,但是,有些研究樣區還得開上數十公里顛簸的山路才能抵達,才有機會一探樹上的蘭花、蕨類植物。也或許在樹冠上怡然自得、不受打擾的關係,讓這裡的附生植物生長得特別好。


(圖片提供/陳應欽)

《經典》267期【自然人】樹冠層上的綠精靈 徐嘉君解密附生植物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採訪線上│標籤:
9 月
03
2020

經典雜誌266期精選影像(2020年09月)-求籽種生

台語俗諺說:「第一戇做皇帝,第二戇做老母老父。」且看台灣民間信仰,在生也難、育也難的困境下,對生育歷程的溫柔理解。

《經典》266期【出神入話】求籽種生 代代相傳的生育信仰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每期精選影像│標籤:
9 月
02
2020

經典桌布─桃園竹圍海邊

.請選擇解析度下載:  1680×1050 . 1600×900 . 1280×1024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7月8月9月,經典桌布│標籤:
9 月
01
2020

一位阿豬仔的寫下

在〈求籽種生〉報導下筆前,《經典》撰述鄭接黃(圖右)陷入一大段時間的沉思。沒有真正生養過任何孩子,也還未婚,就連感情對象都還沒有個著落,這樣的人,怎麼能理解生育歷程的苦與痛?台灣民間信仰又是如何對應這樣的困境?完全就像是隔著玻璃,只是單單看著畫面而已。

然後,鄭接黃忽然想起,小時阿公都叫他「阿弟仔」,想來是個尋常不過的稱喚了,舊時的街頭巷尾總能聽到幾聲在喊自家的小孩。但在每次到了洗澡時刻,阿公不講洗澡,總也喊著:「阿弟仔,來燙豬毛了,燙一燙,好殺來吃。」

長大了一些,不禁問起阿公。阿公是說,「弟仔」跟「豬仔」同音嘛,細漢叫豬仔、狗仔的人比較「好育飼」,不會像溫室裡的花朵,受外在摧殘與貶抑後,隨便吃,任其長大。

這也是一種長輩的祝福,令人莞爾。但想到了這裡,鄭接黃才開始懂得如何下筆,沒有父母親與長輩的育飼,就算有神,又有何用?


(攝影/安培淂)

《經典》266期【出神入話】求籽種生 代代相傳的生育信仰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採訪線上│標籤:
9 月
01
2020

採種這件「小」事

為了【人樹之間】系列最後一篇報導〈攀樹採種人──膽識皆具的森林接生婆〉,《經典》文稿召集人潘美玲(圖左)快馬加鞭地採訪了新舊兩個世代的採種團隊,這才發現,因為台灣伐林業的沉寂,採種行業已經出現了一些變化。

首先她採訪到攀樹界的「漂亮寶貝」吳佩芬,而作為少數的女性攀樹員,許多人最常問她的問題是:「女生這樣攀樹可以做到幾歲?」「妳在樹上最長可以待多久?」「會不會掛在樹上吃便當?」

拋繩攀樹是一項吸睛的酷炫技術,近年來被應用在採種業上,而因為這項技術的專業與新鮮,也間接地牽引出一批年輕、有理想的年輕人投入,相較於過去默默低調的採種人,攀樹採種因此有了較高的曝光率與話語聲量。對於這一個關鍵重要,卻又極易受到忽略的行業,不啻是件好事。


(攝影/劉子正)

《經典》266期【人樹之間】攀樹採種人 膽識兼具的「森林接生婆」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採訪線上│標籤:

首頁最新訊息關於經典雜誌內容經典專書訂購方案聯絡我們
台灣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財團法人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台北市北投區立德路2號12樓‧服務專線:02-2898-9000 傳真:02-2898-9994
Copyright©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經典影像館 ::: Rhythms Gallery ::: .
建議以 1024x768螢幕解析度, IE7.0 以上版本瀏覽器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