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03
2008

共飲源頭活水

從日月潭發電廠到集集攔河堰,從集集線鐵路到綠色隧道,從竹山的永濟義渡到二水的八堡圳,再到西螺大橋,濁水溪流域的電力、灌溉及交通等基本建設,為早年中台灣的發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從水里的蛇窯、木材,集集的添興窯、樟腦、香蕉,再到西螺的醬油、蔬菜和稻米,在在顯示出全省第一大河所蘊涵的豐富資源與人文風采,足以讓現代人深入地去發掘、感受與品嚐。

《經典》副總編輯林日揚(圖左)是吃西螺米長大的,但對濁水溪的了解從沒像此次採訪時那麼深刻與感動。每個鄉鎮、每種產業、每項建設的背後,都有那麼多感人的故事,讓他重新認識了濁水溪在台灣歷史和文化上的意義;也特別邀集讀者和他共飲濁水溪的源頭活水,身納大河,胸懷千古。
 

(攝影/ 劉衍逸)

《經典》117期 【川流台灣】濁水溪 台灣長河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 採訪線上│標籤:

沒有留言 »

引用網址:


編輯留言




※提醒您,基於個人資料保護原則,請勿在留言內容中提及電話、地址、身分證字號及其他個人資料。

首頁最新訊息關於經典雜誌內容經典專書訂購方案聯絡我們
台灣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財團法人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台北市北投區立德路2號12樓‧服務專線:02-2898-9000 傳真:02-2898-9994
Copyright©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經典影像館 ::: Rhythms Gallery ::: .
建議以 1024x768螢幕解析度, IE7.0 以上版本瀏覽器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