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02
2012

破除「排華」魔咒

在印尼採訪華人,《經典》撰述黃子珊(右)經常要用上印尼語和英語,而對方總是一臉歉意,彷佛今天的局面是他們的錯。新生代對自身文化的陌生和窘迫,使八華學校老校友鐘添祥(左)憂心不已。但更叫人憂心的,是許多人看待印尼華人的盲點。

印尼華人很有錢?印尼排華?這要看我們以什麼身分和角度去解讀。若只留意華人的廣廈豪宅,就看不到有華人棲身於河畔木屋;若只聚焦富豪榜上的華裔大亨,就會忽略蘇哈托如何軟硬兼施,操弄華人的富裕形象;若只關心「九三○」事件的遇害華人數字,就無從知曉許多印尼人也慘遭殺害;若沉溺於委屈悲情,就會無視其他被邊緣化的少數族群。

印尼有三百多個不同族群,多元一直是執政者分化社會的手段。我們需要更寬闊的胸懷、更廣闊的視野,才能避免掉入偏頗的種族陷阱,打破對「印尼華人」的刻板印象,解除「排華」的悲情魔咒。


(攝影/黃世澤)

《經典》165期 【唐風綢繆】等待破繭 蛻變中的印尼華人文化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 採訪線上│標籤:

沒有留言 »

引用網址:


編輯留言




※提醒您,基於個人資料保護原則,請勿在留言內容中提及電話、地址、身分證字號及其他個人資料。

首頁最新訊息關於經典雜誌內容經典專書訂購方案聯絡我們
台灣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財團法人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台北市北投區立德路2號12樓‧服務專線:02-2898-9000 傳真:02-2898-9994
Copyright©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經典影像館 ::: Rhythms Gallery ::: .
建議以 1024x768螢幕解析度, IE7.0 以上版本瀏覽器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