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29
2019

城鄉河川的想像

得知《經典》副總編輯陳世慧將報導城鄉河川後,幾位同仁紛紛主動分享,在他們的生活周遭,散見於各鄉鎮的河川,各自的現況。「豐原車站前的葫蘆墩圳,改造後要乾淨多了。」「我媽說竹北六家有條圳溝,快被水泥化給毀了。」包括住在淡水的同事,聊起河,她興奮地說,「去公司田溪看看,這年頭還有彎彎曲曲的河道,真是太難得了。」

看著大夥熱切的眼神,陳世慧驟然意識到,原來在台灣現代化的過程中,儘管河川一路上節節敗退至邊緣,但當我們對水的掌握愈來愈有把握,只是潛伏、從未真正消失的河川眷戀之心,還是促使類似台中市的綠、柳川,新北市新莊的中港大排,以及新竹市護城河等,在城市裡重現。

但源於現階段的河川改造,少見生命力;人工河川的維護費用,更遠高於自然河川,城鄉河川下一步該怎麼做,答案其實昭然若揭。

「爬」在台中筏子溪冷硬護岸上,陳世慧倒也不沮喪,畢竟過去我們花多少時間遠離河川,現在,就得花一樣的時間,才能重新親近它。


(攝影/安培淂)

《經典》251期【水啊】從河說起 城鄉河川的復育之路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採訪線上│標籤:
5 月
03
2019

經典雜誌250期精選影像(2019年5月)-共居共生

青年、老年,又或是青銀共居空間,在經過精心規畫後,連結起陌生的人們,構築另一種居住的樣子。

《經典》250期【建築台灣】共居.共生 用空間打造理想生活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每期精選影像│標籤:
5 月
02
2019

經典桌布─浙江湖州自然農場

.請選擇解析度下載:  1680×1050 . 1600×900 . 1280×1024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4月5月6月,經典桌布│標籤:
5 月
01
2019

理想的居所

《經典》雜誌撰述陳芛薇這次因〈共居‧共生〉報導,造訪了許多不同氛圍的「家」,有以青年為主的共生公寓,有長者居住的老人住宅,以及執行青銀共居計畫的陽明老人公寓。她與他們聊過往居住經驗,及對「理想居住」的想像,發現理想居住不再只限於寬敞、新穎等硬體條件,與鄰居、室友的互動,也影響著居住滿意度。

同樣身為租屋一族的陳芛薇,喜歡家庭式房子勝過套、雅房,但找親友合租並不順利,於是她這一年來與不同的陌生人合租家庭式房子,共享許多家中的公共空間,經歷幾次不順遂的合租經驗後,才終於更接近心目中理想的居住狀態。

這段在寫共居報導的日子,她常思索居住的樣子。截稿週的某一天晚上,她去接了在路邊失戀而大哭的室友妹妹。她邊安慰室友,邊深深感覺到,她們一年前還是陌生人,但共居連結了她們,成為彼此在大都會中的一個陪伴。常晚歸的她也發現,家中有人,多麼令她安心與不孤單。


(攝影/劉子正)

《經典》250期【建築台灣】共居.共生 用空間打造理想生活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採訪線上│標籤:

首頁最新訊息關於經典雜誌內容經典專書訂購方案聯絡我們
台灣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財團法人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台北市北投區立德路2號12樓‧服務專線:02-2898-9000 傳真:02-2898-9994
Copyright©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經典影像館 ::: Rhythms Gallery ::: .
建議以 1024x768螢幕解析度, IE7.0 以上版本瀏覽器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