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9
2019

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

以人的經驗來看,也許很難想像,當我們受傷、生病進入醫院療養,出院後卻再也沒辦法回到自己的家,失去了與原本生活的一切連結,甚至不再懂得如何像其他人一樣,「正常」地過生活。

這卻是野生動物救傷歷程常見的故事。當野生動物因傷病羸弱受困,人類輕易地介入了牠們的生命,對牠們的生活造成劇烈的震盪,脫離了常軌,即便牠們在人悉心照料下逐漸恢復健康,卻可能在安逸環境中喪失求生本領,難再去應付野外瞬息萬變的生活;有的甚至因為殘疾等各種原因,再也沒有「出院」的機會。

《經典》雜誌撰述湯琇婷直到做了〈野生動物救援路〉報導,才深刻了解野生動物救傷工作的責任,不只是出於善心、讓動物繼續活下去那麼簡單,而是必須站在動物的立場,讓牠們的新生富有尊嚴與意義。


(攝影/安培淂)

《經典》250期【動物人間】野生動物的救援路 從救傷,到救贖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採訪線上│標籤:
4 月
03
2019

經典雜誌249期精選影像(2019年4月)-動物的家

圈養珍禽異獸的動物園,因人們的好奇而存在,我們企圖為這些動物,打造一個「安全」家園。動物園不是牠們的家,但能否幫牠們找回野外的家?

《經典》249期【動物人間】給動物留一個家 從快樂天堂到保育方舟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每期精選影像│標籤:
4 月
03
2019

經典雜誌249期精選影像(2019年4月)-台灣國產材

台灣的森林覆蓋率超過六成,對許多人來說,山林就是哺育他們的家園,社區林業是一種新型態的保育經濟,顧全環境、經濟與社會三個面向,試圖在生態與生計中找到平衡點,絕不走犧牲環境換取經濟的回頭路。

《經典》249期【人樹之間】百年森林史的下一頁 重啟台灣國產材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每期精選影像│標籤:
4 月
02
2019

經典桌布─緬甸

.請選擇解析度下載:  1680×1050 . 1600×900 . 1280×1024

發放稻種圓滿結束後,在逐漸西沉的夕陽下踏上歸途。(攝影/李文傑)

《經典》249期【大愛無國界】緬甸災後重振生計 雨過天青,綠珍珠閃耀田間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4月5月6月,經典桌布│標籤:
4 月
01
2019

斷裂的產業鏈

生長在綠意盎然的小島,讓《經典》文稿召集人潘美玲時常萌生一種幸福感,六成以上的森林覆蓋率,不論是功能性固碳,或心靈上的愉悅感,人民是受到綠色植被保護的。

因為【人樹之間】的報導,進入台灣林木產業的場域,她卻發現了上下游之間的產業鏈,搖搖欲墜。本國木材自給率不到百分之一,木匠若想利用國產材施作,普遍買不到材料,因為木料供應九成來自國外。原料的供銷、漲跌受制於人,在全球化的自由貿易下,看起來似乎稀鬆平常,然而,去年發生民眾搶購的「衛生紙之亂」,卻是一個小警訊。

林務局造林生產組組長李允中告訴她,現在人才逐漸凋零,懂得專業伐採的老師傅全台僅剩三位。供應不由自主、技術又面臨斷層,產業鏈若因此而斷裂,將是台灣社會不能承受之輕。「及時的一針,勝過事後的九針」,如果現在不做補救,未來會不會太晚了?

或許提高木材自給率只是個遠景,透過鼓勵國產材的利用,重新完整台灣的林木產業鏈,才是今日的當務之急。


(攝影/劉子正)

《經典》249期【人樹之間】百年森林史的下一頁 重啟台灣國產材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採訪線上│標籤:

首頁最新訊息關於經典雜誌內容經典專書訂購方案聯絡我們
台灣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財團法人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台北市北投區立德路2號12樓‧服務專線:02-2898-9000 傳真:02-2898-9994
Copyright©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經典影像館 ::: Rhythms Gallery ::: .
建議以 1024x768螢幕解析度, IE7.0 以上版本瀏覽器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