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25
2017

從前的「港」成了今日的「巷」

一個深秋的午後,《經典》撰述賴英錡(圖左)來到了台南鹽水,在熟知當地故事的陳錫山大哥帶領下,穿越大街小巷,一邊聆聽他細數鹽水的舊故事,一邊感受這座古老港鎮的歷史遺韻。在展開現代化的鐵路和公路建設之前,台灣的南北交通主要依靠沿海航運,加上與大陸頻繁往來的對渡貿易,促使了沿海港口和內陸河港的興起。

港口不僅代表著台灣的移民文化,是外來文化進入台灣的灘頭堡,更顯示了台灣兼容並蓄、多元發展的文化底蘊。但就像熟知台南歷史的文史工作者邱睦容所言:「府城以前的港,現在幾乎都成了巷。」曾經在台灣史上擔任主角的港口,後來大多因為泥沙淤積或政府發展現代化建設的關係,而依序退出歷史的舞台,逐漸隱沒在荒煙蔓草間,乏人問津。

期許有朝一日,人們可以再回到這些舊港口走走,感受歷史的滄桑與溫柔。


(攝影/劉子正)

《經典》223期【篳路台灣】沿岸海路 千帆過盡水悠悠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 採訪線上│標籤:

沒有留言 »

引用網址:


編輯留言




※提醒您,基於個人資料保護原則,請勿在留言內容中提及電話、地址、身分證字號及其他個人資料。

首頁最新訊息關於經典雜誌內容經典專書訂購方案聯絡我們
台灣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財團法人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台北市北投區立德路2號12樓‧服務專線:02-2898-9000 傳真:02-2898-9994
Copyright©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經典影像館 ::: Rhythms Gallery ::: .
建議以 1024x768螢幕解析度, IE7.0 以上版本瀏覽器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