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01
2018

家的營造

社區,是城市最常見的住宅類型,台灣目前約有七成人口居住於都市地區,代表以社區為家早已是多數人的共同經驗,這次《經典》撰述陳怡臻和資深攝影劉子正探訪了早期大型開發的公寓,竟發現多數環境因缺乏管理,而變得老舊、髒亂不堪。

讓人不禁反思.搬進現代公寓大廈裡的我們,真的有意識到這是一個「集體共生的家」嗎?還是彼此變得更疏離呢?其實三十年前,曾經參與過「宜蘭經驗」的人,就已用行動回答了這個問題。

他們在蘭陽平原上,把傳統又具現代感的「老厝」蓋回來,為社區營造了家的感覺,也翻轉了宜蘭的地景,當下雖未成氣候,但對後世的影響深遠,近來像是南機場公寓發起的社區再生計畫、受宜蘭厝啟蒙的彰化厝和高雄厝等等,都是開始發酵的證明。

改變永遠不嫌晚,怡臻認為如果宜蘭、彰化、高雄可以,那麼各地也行,正如曾任宜蘭厝評委的學者吳光庭曾說過:「很顯然地,如果社區總體營造有一個很重要參考模式,那就是宜蘭經驗。」


(攝影/劉子正)

《經典》241期【建築台灣】集居的可能 城市與鄉村的住宅革命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 採訪線上│標籤:

沒有留言 »

引用網址:


編輯留言




※提醒您,基於個人資料保護原則,請勿在留言內容中提及電話、地址、身分證字號及其他個人資料。

首頁最新訊息關於經典雜誌內容經典專書訂購方案聯絡我們
台灣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財團法人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台北市北投區立德路2號12樓‧服務專線:02-2898-9000 傳真:02-2898-9994
Copyright©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經典影像館 ::: Rhythms Gallery ::: .
建議以 1024x768螢幕解析度, IE7.0 以上版本瀏覽器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