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8
2017

受水之命,潤澤大地

頂著盛夏的驕陽,《經典》撰述英錡(右)來到位於台南市官田區的烏山頭水庫(嘉南大圳的一部分)。水庫送水站站長陳政聰(左)熱心地解說各項設備的功能和操作方法,而當他把其中一個水閥打開時,高達上萬噸的水以拔山倒樹之姿宣洩而出,其氣勢萬鈞的畫面讓人看得瞠目結舌,難以忘記。

不論是台北瑠公圳、彰化八堡圳、高雄曹公圳等清領時期漢人興築的傳統水圳,或是日治時期日本人為了控制台灣的農業生產而建造的大型現代水利工程如桃園大圳、嘉南大圳,作為農業命脈的水圳一直都攸關農人們的日常生計。

今日的台灣已成為以工商業為主的經濟體,農業逐漸式微,水圳也漸漸被世人所遺忘,但仍有一些水圳默默地滋潤著台灣這座寶島上的土地,為萬物提供源源不斷的生命之泉。希望有朝一日,人們可以重新發現水圳在台灣經濟史上所代表的深遠意義,並且撥出一些時間,再次走到水圳邊,看見它的美麗與哀愁。


(圖片/安培淂)

《經典》229期【篳路台灣】生命之泉 吃米飯拜圳頭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 採訪線上│標籤:

沒有留言 »

引用網址:


編輯留言




※提醒您,基於個人資料保護原則,請勿在留言內容中提及電話、地址、身分證字號及其他個人資料。

首頁最新訊息關於經典雜誌內容經典專書訂購方案聯絡我們
台灣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財團法人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台北市北投區立德路2號12樓‧服務專線:02-2898-9000 傳真:02-2898-9994
Copyright©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經典影像館 ::: Rhythms Gallery ::: .
建議以 1024x768螢幕解析度, IE7.0 以上版本瀏覽器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