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01
2016

美,從生活經驗出發

公共空間的存在,其實基於人性。做為群體動物,我們在私有空間與自己相處,在公共空間中,透過與他人的互動,安置了另一個自己。

從公共、不公共、再公共,台灣的公共空間,曾受制於政治力,也曾在摸索過程中,賦予藝術家過多的詮釋權力。直到社區議題興起,公共成為一個動詞,空間需要居民充分討論後才能決定其模樣,此一共識的形成,終造就了如今散見於全台灣各角落,無一不從在地生活出發,而綻放出來的美感。

位於台北市大同區的小柴屋,一度是藏汙納垢、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畸零地。但在地方居民商議下,荒地變成公共空間;想到當地曾是木材業重地,為了重現昔日榮景,被改造成「小柴屋」的所在,不只可隨意使用,利用其中的各種工具,眾人還能在週末假日時,當名都市木匠。

「改造後的小柴屋,不只更公共,也更美了。」面對此情此景,《經典》雜誌資深撰述世慧(右),忍不住向坐在對面的在地木雕師傅王澤蒼說。


(攝影/安培淂)

《經典》211期【宜居家園】散落的美感角落 公共空間的新實踐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 採訪線上│標籤:

沒有留言 »

引用網址:


編輯留言




※提醒您,基於個人資料保護原則,請勿在留言內容中提及電話、地址、身分證字號及其他個人資料。

首頁最新訊息關於經典雜誌內容經典專書訂購方案聯絡我們
台灣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財團法人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台北市北投區立德路2號12樓‧服務專線:02-2898-9000 傳真:02-2898-9994
Copyright©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經典影像館 ::: Rhythms Gallery ::: .
建議以 1024x768螢幕解析度, IE7.0 以上版本瀏覽器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