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05
2015

生活在水邊

一座城市裡有一條河流經是幸運的。《經典》居芮筠從小生長的地方沒有河,直到前往歐洲留學和旅行,才感染到截然不同的生活情懷。從住家走沒幾步就來到河岸,慢跑、騎單車、逛市集或席地野餐,流水彷彿總能吸收你氾濫的情緒,以及祕密。

除卻洪災不論,若單就河流捎來的資源,以及其氣候調節、經濟貢獻和文化串聯的功能而言,人與河之間沒有距離、和平共生,那才是真正的幸運。巴黎塞納河的故事其實似曾相識,起初哺育著沿河而生的居民,爾後又肩負防禦家園的使命,接著發展航運,隨著鐵公路完整化以及汽車文化席捲城市,人的生活圈也逐漸棄河從陸。直到某一天,才又想起找回那失落已久的公共空間。

透過強制的政策手段,輔以柔性的文化創意,讓塞納河岸從原本的快速車道,變成多元的親水藝文空間,與兩岸的歷史建築,形成一種有機的存在,也在繁華都會中,創造宜居的條件。


(攝影/安培淂)

《經典》198期【想望家園】巴黎塞納河 以人為本的河岸改造計畫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 採訪線上│標籤:

沒有留言 »

引用網址:


編輯留言




※提醒您,基於個人資料保護原則,請勿在留言內容中提及電話、地址、身分證字號及其他個人資料。

首頁最新訊息關於經典雜誌內容經典專書訂購方案聯絡我們
台灣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財團法人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台北市北投區立德路2號12樓‧服務專線:02-2898-9000 傳真:02-2898-9994
Copyright©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經典影像館 ::: Rhythms Gallery ::: .
建議以 1024x768螢幕解析度, IE7.0 以上版本瀏覽器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