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05
2015

河流串起過去與未來

沿著克萊德河北岸出城,《經典》撰述林佳禾(右)來到距離格拉斯哥市中心約半小時車程的克萊德班克(Clydebank)。登上名列古蹟的河畔造船吊臂「泰坦」(Titan),土生土長的戴兒,正細細解說著這座五十公尺高的偌大裝置如何運作,又參與過歷史上哪些劃時代大船的建造……。

克萊德班克是因為設立造船廠才逐漸形成的工人小鎮,直到十九世紀末,人們才能在地圖上找到它的存在。這裡曾有規模數一數二的造船事業,居民生活雖稱不上富貴,卻充滿活力。船塢關閉後,小鎮便陷入長期蕭條,因此當水岸再生的口號提出,地方自然寄予厚望。

然而,再發展不是將凋零的記憶盡數抹去,地方做的第一件事是整修廢置已久的吊臂。在他們的悉心維護下,泰坦成為流域中現存最大型的造船文化遺產,也成為小鎮重新被外界看見的窗口。水岸再生是急不得的數十年大計,藉著整理過去,以克萊德之名,小鎮耐心尋覓通向未來的契機 。


(攝影/安培淂)

《經典》198期【想望家園】格拉斯哥克萊德河 工業消逝後的轉型再生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 採訪線上│標籤:

沒有留言 »

引用網址:


編輯留言




※提醒您,基於個人資料保護原則,請勿在留言內容中提及電話、地址、身分證字號及其他個人資料。

首頁最新訊息關於經典雜誌內容經典專書訂購方案聯絡我們
台灣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財團法人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台北市北投區立德路2號12樓‧服務專線:02-2898-9000 傳真:02-2898-9994
Copyright©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經典影像館 ::: Rhythms Gallery ::: .
建議以 1024x768螢幕解析度, IE7.0 以上版本瀏覽器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