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03
2016

經典雜誌211期精選影像(2016年02月)-有機的迷思

台灣不可能種有機?有機驗證可靠嗎?為何有機還會有農藥殘留? 有機是商機, 還是生機?種種疑團,模糊了有機的真諦。台灣的有機農業,遇到了什麼瓶頸?

《經典》211期【真食餐桌】有機的迷思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每期精選影像│標籤:
2 月
03
2016

經典雜誌211期精選影像(2016年02月)-美感角落

公共空間結合在地元素,「玩美」的演出,提供生活樂趣,也吸引遊客絡繹不絕,點燃經濟契機。

《經典》211期【宜居家園】散落的美感角落 公共空間的新實踐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每期精選影像│標籤:
2 月
03
2016

經典雜誌211期精選影像(2016年02月)-鍾宸瑞

台灣原生魚類保育協會創始者之一的鍾宸瑞,憑一股傻勁與熱情,為拯救瀕臨絕種的魚類不餘遺力,只期盼台灣原生魚類優游在福爾摩沙。

《經典》211期【人文風景】鍾宸瑞 台灣原生魚類守護者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每期精選影像│標籤:
2 月
02
2016

經典桌布─花蓮石梯坪海稻米

.請選擇解析度下載:  1600×900 . 1280×1024 . 1024×768

花蓮石梯坪的「海稻米」,結合阿美族部落農耕與生態智慧的傳承,創造有機農業更多元的永續價值。(攝影/劉子正)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1月2月3月,經典桌布│標籤:
2 月
01
2016

美,從生活經驗出發

公共空間的存在,其實基於人性。做為群體動物,我們在私有空間與自己相處,在公共空間中,透過與他人的互動,安置了另一個自己。

從公共、不公共、再公共,台灣的公共空間,曾受制於政治力,也曾在摸索過程中,賦予藝術家過多的詮釋權力。直到社區議題興起,公共成為一個動詞,空間需要居民充分討論後才能決定其模樣,此一共識的形成,終造就了如今散見於全台灣各角落,無一不從在地生活出發,而綻放出來的美感。

位於台北市大同區的小柴屋,一度是藏汙納垢、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畸零地。但在地方居民商議下,荒地變成公共空間;想到當地曾是木材業重地,為了重現昔日榮景,被改造成「小柴屋」的所在,不只可隨意使用,利用其中的各種工具,眾人還能在週末假日時,當名都市木匠。

「改造後的小柴屋,不只更公共,也更美了。」面對此情此景,《經典》雜誌資深撰述世慧(右),忍不住向坐在對面的在地木雕師傅王澤蒼說。


(攝影/安培淂)

《經典》211期【宜居家園】散落的美感角落 公共空間的新實踐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採訪線上│標籤:
2 月
01
2016

積極態度面對左鎮人翻案

因為製作左鎮人解謎的考古專題,《經典》雜誌撰述歆怡(左)再度踏入成立百年的國立臺灣博物館,除了讚嘆古蹟建築的典雅,更深的感動來自於:在這樣古老的學術機構裡,始終有研究人員懷抱著嚴謹而堅毅不撓的科學精神,向未知領域啟航;因為這樣的精神,挑戰權威論述的「左鎮人再研究案」才會成立,也才能歷經波折而終於取得不凡的結果。

回首前路,當年考古學界的前輩在資源及技術條件都不足的情況下,仍然想盡辦法為台灣的史前歷史找線索,雖然在左鎮人研究上犯了冒進的毛病,卻著實激發了大家對台灣歷史深度的重視。如今,左鎮人年代被翻案並不足惜,台灣社會能否持續探究遠古人類之謎,深耕考古領域,才是繼往開來之道。


(攝影/楊子磊)

《經典》211期【考古台灣】左鎮人解謎 尋找台灣最早人類?

此篇文章由RhythmsMonthly發表│分類:採訪線上│標籤:

首頁最新訊息關於經典雜誌內容經典專書訂購方案聯絡我們
台灣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財團法人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台北市北投區立德路2號12樓‧服務專線:02-2898-9000 傳真:02-2898-9994
Copyright©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經典影像館 ::: Rhythms Gallery ::: .
建議以 1024x768螢幕解析度, IE7.0 以上版本瀏覽器觀看